分享內容的脈絡:


分享內容的脈絡:



1. 惟恩寶寶的生活日記、成長點滴 2. 寶寶的早期教育啟蒙 - 右腦、語言訓練、蒙特梭利教學法 3. 寶寶的早期靈性引導 - 詩歌、聖經故事、禱告 4. 隨筆、遊記 5. 聖經教導、領受、得著分享

乘坐430穿梭機蒞臨這個世界

Lilypie Kids Birthday tickers
顯示具有 成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成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Baby Wai Yan 3 to 3.5 years old

惟恩,從七月開始,爸爸需要較頻繁到上海出差,
在九月的一個月裡,更創下了一個月乘坐飛機 8 次的記錄,
起初出差的頭一個月,仍是幹勁十足的,但一個月後,
一切歸於慣常的時候,便想快些完成手上的工作,
回家跟家人共聚...
感恩的...是在11月完成了任務,
至少兩、三個月內也不用出門...
感覺真好!

惟恩,這個世界仍然有
很多的新天地待你去探索、
很多的新事物待你去經歷,
但請你長大後,回看到這裡時,
你要明白到... 一切事物都會過去,
惟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愛...
尤其是家人與家人之間的愛,
是永恆不朽的

"愛是永不止息的!" (聖經.林前13:8)

惟恩的一些成長片段


扭抱
3歲初的時候,仍然是喜歡扭抱的,
尤其是去遊樂場的途中,
問惟恩:『差不多到了,自己走,為什麼要抱?』
惟恩答:『因為要儲存能量嘛!』
有一次到了將軍澳的運動場,
走了幾步,又要扭抱了,
問惟恩:『點解呀?』
惟恩答:『我驚驚地』
『什麼令你驚驚地呀?』
惟恩答:『Moon』
爸爸問:『你不是之前已克服了唔驚喇嗎?』
惟恩支吾以對
把惟恩抱上肩膀後,繼續以慢速跑圈,
但卻看到惟思在偷笑,
爸爸便問她:『你是不是"詐弟"的?』
惟恩答:『係啊... 我要歎世界呀!』


不過,有時是需要抱著惟恩的,
因抱著她可以跟她一樣的高度,
方便跟她聊天。


撒謊是不對的

有一次惟恩在吃過晚飯後,便溜了上自己的天地 -
那張四圍被貼滿貼紙的床,
惟恩的媽媽有時在緊張時,語氣便重了,
問惟恩:你抹嘴未?
惟恩猶豫了一會仍然沒有作聲,
隔了一會,惟恩的媽媽再問惟恩,
惟恩再猶豫了,心裡有點著急,便說:已抹嘴了!
惟恩的爸爸看到了整個過程,
便細聲地問惟恩:Baby, 你真的抹嘴了嗎?
惟恩定睛望著爸爸,眼神好像帶點委屈、害怕,
爸爸便連忙給她解圍,對她說:
『你是不是害怕媽媽責備你便答已抹嘴了』
惟恩:『是』
繼續開解惟恩:『撒謊是不對的啊! 你知道嗎?
你其實可以照實說的,是就就是,不是就說不是,
明白嗎?』
惟恩:『明白』
爸爸又再補充多一點:『通常,撒謊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
不夠膽承認自己的錯誤,勇敢的人是不會撒謊的,對嗎?』
惟恩:『對』
對惟恩說:『你真乖!』
惟恩在笑了。

 我要贏


惟恩從三歲開始,慢慢顯露了她帶點好勝的性格,
回家的時候,她一定要第一個洗手、第一個洗澡,
要不然,她便會"激氣"起來...
但她也是懂事的、善解人意的,
有一次,惟恩爸爸回家時,頭有點眩暈,
便問惟恩:今天我去洗澡先,可以嗎?
惟恩:唔得,我要第一
惟恩爸爸:但今天我頭有點暈,要早點睡覺,那便要早點洗澡,
要不然,可能要入醫院的。
惟恩的理解是:入醫院之後,起碼一、兩天也見不到家人的,
她那體恤人、憐憫人的心便發出來了,
她跟爸爸說:我唔想爸爸入醫院,你今次先,但今晚唔計第一 !


Mr Men and Little Miss (奇先生、妙小姐)
一年前,台灣的楊老師送給惟恩一箱奇先生、妙小姐的中文版,
這一套叢書,便成為了惟恩睡前講故事的其中一些內容,
小朋友很清心、記憶力很強,
我們告訴惟恩:這個是強壯先生、善變小姐、意外先生、樂觀小姐....
過了幾天,惟恩便把全部廿多個什麼先生...小姐也認出來,
這一套叢書也可讓小朋友認識更多不同人或自已的性格、心情、
不同性格的不同行為、表現、表達...
增加小朋友說話的詞彙、增強理解及表達能力。
像在"樂觀小姐"的故事中,樂觀小姐到了一個名叫悲傷國的地方,
那裡是一律禁上任何人笑的... 微笑、咧嘴而笑、大笑... 總之是不准笑的,
而有一次,樂觀小姐被悲傷國的國王召見的時候,她居然保持笑容,
國王很生氣、哭得比之前更厲害,說了一句:我的天啊!

過了幾天,一天中午回家前,惟恩的媽媽叫惟恩在回家後便要午睡一會,
因黃昏時要出外晚餐,
惟恩聽到這個指示後,感到有點不忿,帶點諷刺、詼諧的語氣:
『吓! 一回家便要瞓覺,我的天啊! 我好激氣呀!』
在追問下,才知道是在"樂觀小姐"的故事中學到的。

從害羞到剛強壯膽
惟恩三歲時也是很害羞的,
當抱著惟恩遇上她不熟悉的人時,便會時常 瑟縮在我們的膊頭上,
跟人說話的時候,又不敢跟對方的眼神接觸,
有一次,惟恩的爸爸跟惟恩說:
『惟恩,要有自信,自信是對自己有信心,你又長得漂亮,為什麼怕望住人呢?
我跟你玩一個遊戲,你望著我、我望著你,誰先眨眼便輸,OK?
惟恩:『好 air”!
『你做咩笑唔准笑』
帶點好勝的惟恩問:『我好想笑!
『那你便輸了!
再路上或在教會裡遇到認識的人時,便鼓勵她跟人家打招呼,
『跟姨姨講早晨啊!
『你叫咩名?
『今年幾多歲?
『大聲D, 對了! 駛咩驚呀!
再加上用了少少的激將法,
對於帶點好勝的惟恩來說,這一招也有一點奏效的 --
『你看... 那個小朋友幾大膽,你看他... 嘩... 真係醒!』
惟恩問:『咁我呢?』
『你都醒... 不過每個人醒的地方不同』
惟恩便自己思索應該怎樣表達自己,
才是自信的表現。

惟恩的媽媽也幫她揀了一首詩歌作為音樂啟蒙班最後那一堂的表演,
並為此多加練習,藉此操練惟恩的膽識、膽量。
到了音樂啟蒙班最後的一堂,那天是8月1日
那一位老師 (潘老師)問:那一位小朋友先為我們唱歌表演?
惟恩開始不害羞了,她馬上舉起手來自薦,
而其他小朋友仍在猶豫,
那便由惟恩先開始了,
惟恩獻唱的詩歌 -  "雲上太陽"
無論是住在,美麗的高山
或是躺臥在,陰暗的幽谷
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副歌: 雲上太陽,它總不改變
雖然小雨灑在臉上,雲上太陽它總不改變
啊.... 啊 它不改變


當那次完了那個音樂啟蒙班後,惟恩一出到琴行時,
便一枝箭地跑 ... 一邊跑、一邊笑,
跑了約 3分鐘才停下來,
我明白到那種突破自己、如釋重負的那種喜悅的感覺,
5年前,我在舊公司的周年晚會擔任大會的司儀,
晚會完畢後,我也是一枝箭地跑......

當別人讚賞你的時候

在惟恩約三歲的時候,爸爸教導惟恩:
『當人家讚你漂亮的時候,你要怎樣回應?』
......
你應該說:『多謝!』

『如果人家再讚你第二次呢? 你要怎樣回應?』
......
你應該說:『多謝! 感謝主!』
『因為漂不漂亮也不是自己可以換取的。』

什麼是驕傲?
我們問惟恩:『有時玩遊戲、比賽。。。你是不是想贏、不想輸?』
惟恩答:『係』
『但有時贏、輸都不要緊啦!最緊要是你有沒有盡力嘛!
同埋你在玩遊戲時有沒有學到嘢。。玩得開不開心,同意嗎?』
惟恩答:『同意』
『你知道什麼是驕傲嗎?』
『"驕傲"就是有一些人,以為自己最聰明、知識很豐富,因而看不起其他人,
覺得其他人蠢蠢地,自己是最叻!惟恩,咁你喜歡這些人嗎?』
惟恩搖頭道:『梗係唔鍾意啦啦!』
『那你也不要做一個驕傲的人喲!OK?』
惟恩答:『OK!』
惟恩記性很好的,不過要讓她的印象更深刻,
我們便再加以說明 --
『每個人叻的地方也不同,一個人在某一方面聰明 d、表現好 d;
而另一方面便弱 d... 總之,你覺得別人那一方面比你優秀的,
你便向人學習,別人不好、或不對的行為、習慣,你便不要學,
別人不懂的東西而你又懂的,你要樂意跟人分享,明白嗎?』
惟恩答:『明白!』

痾臭臭
一次在教導惟恩相反詞
 高 Vs 矮、肥胖 Vs 瘦削、好 Vs 壞、香 Vs 臭 ......
爸爸問惟恩:『有沒有人的臭臭是香的? 你的臭臭會不會是香的嗎?』
惟恩知道這是在逗她玩,『啊! 你依個爸爸... 屎唔會香的,最多是唔臭o者!』

萬聖節

近十月尾的時候,惟恩在主日學裡,
學到這首詩歌:
我要對天父說:Yes, Yes, Yes
我要對魔鬼說:No, No, No
當她明白了這首歌的意思及句子結構後,
便自己改了當中的歌詞:
我要對萬聖節 / 惡魔 / 懶惰 ...... 說:No, No, No
惟恩另一首自己啍的歌:塵埃,我請你跳跳舞

詩歌 Vs 流行歌
有時,我們會把一些不太喜歡或覺得"唔知想點"的詩歌
改一改其中一些歌詞,
而其他喜愛的、有內涵的,因為出於對創作人的尊重,
我們是不敢放肆的。
其中一首少少流行的新派詩歌:這樣的愛
聽完後,細心留意內容時,便感到有點煩厭


(原因是:什麼是"幽谷中是我路途"? 詩歌的內容原來一直的舖排也不錯的,一直在數算主恩的長闊高深,給人對前路充滿盼望,但最後,給人的感覺是經歷過這樣的愛的人,仍然在幽谷中兜兜轉轉,沒有出路、原來的意思,是不是想說在幽谷中也不怕遭害,因為神的杖、竿都安慰我們? 但給人的感覺是:最後都是要在幽谷中打滾,這是我的命運... 總之,越唱越頹... 越感覺不到得力、靠主剛強的雀躍.... )

我們便改了其中一句: 這樣的菜 ...
也用了這個句子結構來學習不同東西的名稱 (Naming)及生字
如: 這樣的蕃茄、這樣的玩具......

有時在貪得無厭的時候,稍微改了一些有內涵的詩歌
惟恩便會緊張地提醒我們:『唔好改,這首是詩歌來的!』

另外,我們作家長的,必會小心謹慎小朋友不沾染世界不健康的價值觀,
但亦要讓小朋友進入世界,
其中惟恩從表哥身上認識的那首被改寫的歌:
『戇戇居居去買麵,買左個蝦子麵』
惟恩問:『戇居』即係咩?
爸爸解釋到:『戇居即係自己唔知自己想做什麼、
做人沒有方向、做什麼都沒有計劃、沒有想清楚、
別人做什麼,戇居的人便跟著做什麼』
再問惟恩:『那你喜歡做一個戇居的人,還是一個聰明人?』
惟恩答:『梗係聰明人啦!』


應該是全香港最長的滑梯
(香港公園)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Baby Wai Yan 2 years old 9th month - 3 years old!

惟恩寶寶的生活點滴、片段

已有一段時間少了記錄您成長的點滴、片段了,
要努力追溯回這幾個月的記憶了,
"風隨著意思吹",記起什麼便寫什麼了...

最近,真的感覺到惟恩越來越懂事了..
亦越來越要獨立自主了!

『唔係咁樣... 係咁樣呀!』
『Airrrrrrr.... 你撞倒妹妹,都唔講sorry o架 / o既!』
『呀! 你依個『爸爸 / 媽媽』,真係呀!』
『有鼻水呀...』
『妹妹覺得好悶呀!』
『我要自己... 再o黎過,你不要幫我!』
(之後便自己脫下褲子,坐在便盆上,連抹尿尿都要自己)

惟恩說:『你下載啦! 因為你自己唔會"鬧"自己嘛!』
爸爸回應:『呀! 你依個妹妹呀!』(模仿惟恩的口吻)
『我幾時有"鬧"你喲! 你前幾日刮花了部iPad,我都無"鬧"你啦!
你記唔記得?』
惟恩說:『記得!』(帶點內疚)

媽媽對惟恩的叮嚀:『你上這張床要小心d,爬上去後便要坐下來,
不要站在床邊,會跌下來的!』
惟恩說:『可能唔會呢!』(輕描淡寫地)

『爸爸 / 媽媽話 ....... 真係搞笑!』

這一、兩個月,惟恩也變得大膽了...
不再在看到陌生人或少見的親友時,
故意裝著睡覺一樣,把眼睛緊閉起來!

主日學
剛剛滿了3歲後的第一個主日,
便帶惟恩參加了母堂的兒童主日學,
第一次學習的詩歌 - 『我要看高山舉目』,
跟K1-K3、P1-P6的小朋友在母親節主日獻唱
第二個主日學懂了另一首詩歌 - 『雲上太陽』
之後,惟恩便喜歡上主日學了
(前一、兩天,爸爸問惟恩:『如果學校要安排星期天上課,你覺得對不對?』
惟恩支吾以對,我再問:『星期天是不是應該返教會、敬拜天父,是不是?』
惟恩點頭,
我再問:『咁星期天應該要返教會、敬拜天父,不應該要返學的,對嗎?』
惟恩睜大了眼睛並點頭,
我便說:『爸爸一向都尊重你的,
那麼爸爸返學七月的那一科,便推後到明年再讀吧!』)

尊重
『惟恩,你覺得我們尊重你嗎?』
惟恩問:『什麼是"尊重"啊?』
『即我們會聽你的意見,如果你的想法是不危險的,不妨礙別人的,
我們都會給你機會,試下用你想到的方法』

有一天,在遊樂場玩耍的時候,
有一級若30-50厘米的梯級,
爸爸鼓勵惟恩雙腳跳下來,
不用坐下來,把雙腳垂下,搖擺屁股,才放心落地,
爸爸看到惟恩仍在猶疑,並伸出手來給她借力...
『你跳下來吧! 你可以做到的!』
惟恩:『唔要... 唔要跳,你尊重妹妹啦!』


扮猴子
地鐵成為了我們一家出街的主要交通工具
因惟恩會暈車浪,緊張的惟恩媽媽只會在乘坐地鐵的時候,
才會放心一點,
在地鐵車箱內,惟恩喜歡以雙手握著橫杆上或吊環上,
並扮猴子把身體掛起來,
爸爸把惟恩抱起來,
『我放手了,你要握著,你要以國語還是英文數啊?』
惟恩:『國語』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沒有氣力了,放開手,爸爸接著)
惟恩:『仲要... 要講普通話』
爸爸:『國語即係普通話囉!』
惟恩:『咁印尼話』
(第二回合)
『1=Satu、2=Dua、3=Tiga、4=Empat、5=Lima、
6=Enam、7=Tujuh、8=Delapan、9=Sembilan、10=Sepuluh』
(第三回合)
惟恩:『再o黎! 要英文』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第四回合)
惟恩:『再o黎!』
爸爸:『今次要講什麼話?』
惟恩:『黑mon mon話!』
『即係咩?』
惟恩:『黑mon mon話即係red、black、green、blue、pink.... 咁樣囉!』
爸爸稱讚她:『惟恩真聰明,你有創造語言的能力!』
惟恩亦為自己改了名字:『我叫thank you duck!』
『什麼來的,有什麼意思?』
惟恩答:『唔知,總之我係"thank you duck"』

~~~ *** ~~~
iPad的寓教於樂
惟恩喜歡的apps,包括:
Talking Series - Talking Tom, Talking Ben, Giraffe Gina...
Tiny Zoo, Match it Up, Stories (English and Mandarin), Xerophone, Pretty Pet Salon
Talking Tom - 對著一隻"灰色meow"(惟恩對牠起的花名)說話,
apps會記錄語音,並把語音的音調調高或改變了一些,再播放出來。
(這個apps也可以訓練寶寶說話的能力吧!)
當觸動到"灰色meow"的腳時,牠有時會發出:『Ooooo』
有時講:『哎唷!』
之後,惟恩叫爸爸 / 媽媽點她的腳,
惟恩說:『哎唷!』... 『我要扮"灰色meow"』
『你扮喝牛奶的樣子!』
惟恩便"咋帝"拿起杯來,把牛奶喝下去,並以手抹嘴,
說:『你話妹妹係米好搞笑啊!』
Pretty Pet Salon - 從簡單的動作開始,在3-5分鐘的時間內,

把不同的時間進來的寵物,帶到不同的工位上進行護理 -
梳洗、吹乾、洗臉、按摩....
確是一個訓練手眼協調、時間管理(優先序的思考)、
專注的訓練... 每過一個回合,總有一些統計數字出來 -
服侍了多少頭寵物,多少開心(happy)、多少激氣(angry)
惟恩問:『什麼是 0?』
爸爸問:『即是無... 英文字是"O",這個你學懂的,在數學上,
這是 0,就是無,在音樂上,這像不像"全音符"(whole note)?』
之後,當惟恩有時激氣時,爸爸 / 媽媽便跟她說:
『妹妹,不用激氣、要零激氣、零唔開心,好嗎?』
惟恩平靜下來,回答:『啊!』
搗蛋 - 把Tiny zoo的店舖"delete"了......
『唔好啊! 那個要很多"腳印"才換到的!』
我把手擋著那個touch-screen,
惟恩:『我要壓住你隻手!』
就這樣delete了
(詭計得逞、古惑的笑)

有一天,惟恩媽媽剛在露台晾曬衣服,
突然聽到惟恩帶點惶恐的叫嚷:
『媽媽,點算啊? 我唔小心撳了"buy",係米要錢o架? 爸爸會鬧我的!』
惟恩媽媽衝回室內的梳化,看是什麼一回事?!
看到iPad正在 "loading",首先安撫惟恩,
『唔緊要,給我看看... 就算是要錢買也唔關要,
如果是唔小心,爸爸也不會鬧的。』
loading 完以後,『噢! 這個不是要錢的... 你繼續玩吧!』
(惟恩不完全明白需要密碼才能"買apps")

隔了一會,惟恩在玩那"Giraffe Gina"的遊戲,
她知道要等一、兩天才會有免費的檸檬茶的,
(檸檬茶可以較快補充Gina的能量,到了100%,
遊戲便可升多一個級數,Gina亦會生多一隻長頸鹿寶寶)

她又想到一個"詭計",問媽媽:
『咁不如我"咋帝"唔小心買"檸檬茶",咁爸爸便不會鬧了!』
惟恩媽媽:『你這樣不誠實是不對的喲!』
(心得分享 - 每次玩iPad都要定下時間,
跟寶寶"商議",達成15分鐘的共識,某些遊戲是蠻緊張、刺激的
如:Pretty Pet Salon 20天打後的程度,絕對不適合小朋友)

背誦
每位嬰孩都是天才,
嬰孩的學習能力、速度一定比成人強的
只需每晚5分鐘,一星期的時間,
惟恩便把『主禱文』背誦起來了,
(當然之前的主日崇拜已在潛移默化中聽了很多篇)
一邊背誦、一邊講解
『我們在天上的父』 - 即天父... 創造天地萬物的那位、很犀利的,
你記得那本mini-Bible嗎? 第一本的第一頁,全板是黑mon mon的,
就是 0... 什麼都沒有... 0 - 你記得是什麼嗎? 就是什麼都沒有!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 即天父的名是最高的、最尊貴的,
『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 即希望在地球上的每個人也認識天父、並將聖經的教導,
活用在日常生活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即是我們平時謝飯祈禱一樣,我們要為天父的一切供應而感恩,
另外,我們吃飯的時候,也要存著一個感恩的心,
既然食物是天父所賜的,我們亦為此而感恩,
那麼,我們便不要浪費食物了!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惟恩,就好像你犯錯了,我們作為你的父母,因為愛你的緣故,
便為你犯錯了的事情所帶來的後果作出補救,之後又不怪責你,
只是叫你要乖,不要有下次了,跟著又回覆當初跟你親密的關係,
這便是『免我們的債』的意思,
那麼,以後有其他人犯錯,開罪了你,
你也要學習寬恕別人的錯,
明白嗎?

『不要叫我們陷於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惟恩問:『咩o野係"試探"、"兇惡"啊? 你解釋給我聽呀! 阿爸爸』
『阿惟恩,這個不容易解釋... "試探"是指我們每一個人有時會做出一些天父、
爸爸媽媽或其他人不喜歡的事情、或是只顧自己、不理別人感受的事情,如:不喜歡一個玩具、或者你在眼瞓又要貪玩的時候,
便會容易激氣,咁我們便叫這些情況做"試探",
"試探"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有時在"試探"中,
我們亦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弱點在哪裡、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哪裡?
那麼,你便會越來越乖,越來越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而"兇惡"就是一些危險、恐怖、醜惡的事情,
"恐怖" -- 就像ipad的那隻藍色的怪物病毒,笑聲很恐怖的,
而病毒又會使人生病,這些不好的東西,我們便叫它們做"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
惟恩,這個你再大一點的時候,再跟你解釋吧!
(心得分享 - 把寶寶已懂的觀念、詞匯、日常生活的經驗跟聖經的教導,
整合起來,並融會貫通)

鼻屎
有一次,惟恩有點睏,爸爸抱著她,她的臉伏在爸爸的肩膀上,
抱了一會,惟恩精神了一點,忽然笑出聲來,
 爸爸問:『惟恩,你不是眼瞓的嗎? 笑什麼? 精神便要下來自己走路喲!』
惟恩仍然在笑,帶點古惑......
『笑什麼? 乖女!』
惟恩終於開估了:『妹妹"黏"了一粒鼻屎在爸爸的"背隻"上』
『哎呀...... 為什麼不"黏"在我的肩膀上,而在我的"背隻"上...
是不是驚"黏"回自己的臉上呀?』
『係呀....』惟恩繼續笑、古惑的笑... 見牙唔見眼的笑起來...

兒歌
惟恩在唱兒歌時,亦有激氣的時候,
她會說:『Airrrrrr.... 唔係咁樣唱啊!』
我固意作弄她,你唱:『爸爸愛我,媽媽愛我......』
惟恩唱:『爸爸愛我,媽媽愛我,la la la la,相親相愛』
爸爸說:『原來是不是 "哥哥愛你",你沒有哥哥,所以你就la la la』
惟恩:『係』
爸爸:『不如你改做『爸爸愛我,相親相愛』』
惟恩:『Airrrrrr.... 唔得!』
爸爸:『咁你跟番原來咁唱 "哥哥愛你",你當我是你的哥哥吧!』
惟恩:『Airrrrrr.... 唔得! 爸爸真係搞笑!』
(聖經的教導是有內涵的、實用的,
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上的 -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
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 6:4)』)

下圖:從2歲~2歲半起
便可以鼓勵、教導寶寶自己進食了











下圖:剛剛睡醒,臉頰紅潤



下圖:科大的"渾儀"複製品

下圖:科大的小小沙灘

下圖:模擬下雨的練習

下圖:好悶呀!

下圖:生病了!

下圖:在山頂的一家餐廳
惟恩與表哥恩朗

下圖:快樂笑笑

下圖:寫前訓練
加強拇指、食指、中指的力度訓練


下圖:清水灣郊野公園
放風箏


下圖:崇拜後的一家教會附近的餐廳
之後是第一次坐船 - 西灣河 到 油塘三家村的街渡

下圖:油塘市政大樓的室內活動室
因為是開放給普羅大眾的
"治安"有些亂
但也要讓惟恩體驗一下這個世界
不要讓她受到過份的保護

下圖:惟恩及一位俏皮但乖巧的姐姐
這個姐姐可以輕鬆地倒立的,
還送了一條手上的水晶珠鍊給惟恩,
內向的惟恩也輕聲地道謝



下圖:sky100開放了不久
在圓方先逛一逛

下圖:差不多上去的時候
惟恩卻睡著了!
全程兩個小時也睡著,
到了下午茶的時候,
才醒過來! 錯失了鳥瞰香港的機會!


下圖:預備生日會的帽子,
是惟恩跟媽媽一起做的



生日會 - 待續

previous related blog articles:

      before - saved separately

關於我自己

Toronto, Ontario, Canada
一顆期盼著生命來臨的心 - 新生命是天父所賜最好的禮物,怎樣迎接著他/她的來臨,應該抱著什麼的心情? 一個與主耶穌基督離世升天復活前同齡的信徒、一個深信藉著十字架的愛才可以化解人間的怨仇、一個飽歷滄桑但仍相信『四海之內皆兄弟』、不斷學習『愛人如己』的赤子、一個正期盼著BB出生的準父親...... (以上寫於2007年8月)(以下是寫於2009年12月27日) 從少在天主教背景長大、熟悉聖經、天主教教會的禮儀、規條、教義、可能是未曾遇上一個值得敬重的天主教徒的同學或老師,因緣際會下,中七時在一基督教宣道會的『彩虹佈道會』中、茅塞頓開、明白到『因信稱義』的道理,便毅然決志信主、從此跟隨耶穌基督、立志將信仰跟生活融合(fuse / integrate)起來、樂意跟渴望真理的人分享真道、讓更多人明白福音、體驗基督的愛。 亦曾在年輕時深入虎穴,在一間主流基督教視為異端的教會聚會、跟那些談吐斯文、熱心傳道的年青長老研究、交流、並參與他們教會的核數工作、對他們的行政、財政、佈道策略瞭如指掌。 最近開始探索伊斯蘭的教義,碰巧新來的外傭是虔誠的穆斯林,更加可以知己知彼。 此博客的寫作及資料分享的動力來源... 其一是跟別人分享自己認為是優良、叫人得造就、建立的資訊,而亦是自己資料搜集的平台,自己在分享過程中及在其他博客的回饋意見及交流中,不斷的更新及豐富自己的學識及內涵... 其二是給惟恩寶寶一步一步地灌輸我們認為正確的、以聖經為本的價值觀、道德觀、宇宙觀,讓寶寶在愛及真理中成長,以致她長大多一點、懂得獨立思考的時候,可以自己選擇一條正路,畢竟每個人都被賦與自由意志,跟隨耶穌基督與否是個人的選擇,萬一在寶寶成長的中途、我們作父母的突然猝死(在每晚睡著之前,誰有絕對的把握 -- 翌日早晨的時候,心仍然在跳動、還有明天的生命氣息?),寶寶也可以明白父母的心意... 其三是因為互聯網的『無遠弗屆』,希望在天家的母親、外婆、外公,也可以知道我們在地上的近況。 其四是讓寶寶在長大後,可以回望小時候的成長片段。 其五是在分享教養孩童的生活片段、成長點滴的時候,當中必定是喜樂多於憂愁的,雖然實踐、學習無條件的愛時,必定要付上代價,但希望在分享中,叫一些活在愁煩中的家長改變過來,以喜樂的心去造就一個愛的環境給他/她們的寶寶成長,在那個環境下,沒有寶寶是被忽略、被遺棄、被掌控... 卻是被愛惜、被接納、被啟蒙,在愛中建立自己。

標籤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