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會思考的孩子
講座筆記
(一個很發人心省的講座)
講座筆記
(一個很發人心省的講座)
講員: 劉清彥先生(台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一、教育的現狀與疑惑
1.單向性 v.s. 互動性:
理論上應是互動性,但上對下的直線性教育仍居主流。
2.無體罰 v.s. 要體罰:理論上應該要管教,但現在的老師不太敢打學生。
3.單一性 v.s. 多元性:
理論上要因材施教,但卻仍統一施教。
4.教師權 v.s. 父母權:
理論上由教師主導,但現在卻是家長主導學校。
5.熱血肉 v.s. 冷媒體:
理論上是活的教育,但現在卻是以冰冷的媒體為主。
6.家教育 v.s. 校教育:
理論上家是最原始的教育機構,現自卻以學校主。
二、當前社會的形態與危機
1.這是一個重視技術而沒有理念的社會。
2.這是一個強調能力而不論品格的社會。
3.這是一個只管成就而忽略道德的社會。
4.這是一個只求物質而輕看精神的社會。
5.這是一個只要外在而不管內涵的社會。
結果:正常的變成不正常,不正常的變成正常。
三、為什麼必須教出會思考的孩子? 因為時代已經在改變了
1.父母權威的時代過去了,以孩子為中心的時代來臨了。
─「孝子」的「孝」已經從形容詞變成動詞了。
2.老師的話就是聖旨的時代過去了,新家長主義的時代來臨了。
─ 以前是家長拜託老師打小孩,現在是「你敢打我小孩?我讓你上蘋果頭條!」
3.文憑的時代過去了,證照的時代來臨了。
─ 讀什麼學校都一樣,差別在孩子本身有沒有讀書求學的企圖心。
4.思考的時代過去了,追求技術的時代來臨了。
─ 現在的高等教育,將教不出下一世代的思想家,只有成堆的工作人員。
5.興趣為中心的時代過去了,以錢財為中心的時代來臨了。
─ 我們不是照自己的興趣去求學就業,而是照飯碗為標準來求學就業。
6.均富與均貧的時代過去了,貧富巨大差距的時代來臨了。
─ M型社會以專業為導向,使貧者翻身無望,而富者更富。
7.單純簡樸的時代過去了,以精品名牌為導向的新奢華時代來臨。
─ 年輕人崇尚名牌,以致成為卡奴、包奴、衣奴。
8.多子多孫的時代過去了,少子化的時代來臨了。
─ 一~二個孩子必須承擔父母親的全部期望,使孩子肩上的壓力更加沉重。
9.家庭為重的時代過去了,以事業與工作為主的時代來臨了。
─ 雙薪家庭愈來愈多,工作者分給家庭與家人的時間相對減少。
四、如何教出會思考的孩子
1.閱讀是思考的基礎,我們必須培養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2.父母親應該以疑問句取代命令句,以引導孩子思考。
a.比較性的問題:大衛與掃羅有什麼異同?
b.因果性的問題:上帝為什麼會處罰以色列人?
c.歸納性的問題:他們是如何成為世界偉人的?
d.應用性的問題:我該如何愛鄰舍如同自己?
3.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對所看過的書的心得,不要否定他們的意見。
a.華人文化不鼓勵孩子講話,而要求孩子聽話。
b.學習與孩子交談。
4.在各種處境中(包括處罰)讓孩子學習做選擇。
a.不能看電視、打手心、不能出去玩,讓他自己選。
b.選擇順服讓父母高興,還是選擇背逆讓父母傷心。
5.給他零用錢,讓他花自己的錢,以幫助他們思考事物的價值。
a.玩具比較有價值,還是書比較有價值。
b.買禮物送給爸爸與媽媽,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福。
6.協助孩子建立他生命中的價值層級。
7.思考,包括了-
a.從分辯到分析
b.從集合到統整
c.從感受到判斷
Previous related blog articl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