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內容的脈絡:


分享內容的脈絡:



1. 惟恩寶寶的生活日記、成長點滴 2. 寶寶的早期教育啟蒙 - 右腦、語言訓練、蒙特梭利教學法 3. 寶寶的早期靈性引導 - 詩歌、聖經故事、禱告 4. 隨筆、遊記 5. 聖經教導、領受、得著分享

乘坐430穿梭機蒞臨這個世界

Lilypie Kids Birthday tickers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猶太小孩背誦『摩西五經』 (Torah) Vs 中國小孩背誦『弟子規』

惟恩寶寶,
爸爸又DIY了一套中文教材給您 --
中國人編撰的『弟子規』*





(如有家長對此『弟子規』的字卡
連普通話拼音有興趣的話,
請電郵給我 - tiknGod@yahoo.com

因要集合50位家長一起印製,
才可以攤分到一個實惠的成本 -
360張硬紙卡,每張10cm X 29 cm,
360張 X 一組3個字 = 1,080字,

 每套的成本可砍至$1.2 一張字卡,即$430
召集日期為今天起: 25 Nov - 31 Dec, 10)


* 摘自互聯網上的資料: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及朱熹《小學》中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這個《小學》是《三字經》中唯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的《小學》,專門教導做人做事,灑掃應對,進退之禮和做人首要以為本。但這本書距離我們有數百年,內容當中有些用詞與現在社會狀況差距較大,所以清朝李毓秀重新以《小學》中的重點為基礎,編寫出《訓蒙文》,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編成1,080個字的《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全文如下: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 夏則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凡出言 信 詐與妄 奚可焉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慼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人不閒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
previous related blog articles:

4 則留言:

  1. 已收到了你的email,我上次訂了你們第一輯的百科圖卡,我的BB很喜歡,他已學懂了很多水果、昆蟲、植物、動物... 很高興看到你們第二輯圖卡也快將面世,很喜歡百科圖卡的內容、編排、圖像,請預我們一份第二輯圖卡及弟子規,謝謝你們的勞苦,祝福你們!
    Grace & Richard (order no. F15)

    回覆刪除
  2. Hi,

    I am interested in ordering the 弟子規. Understand that the end Dec deadline has already passed. Am wondering when you will organize the next printing again? Many thanks.

    Rachel

    回覆刪除
  3. Hello, Rachael,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and support first. We haven't started the bulk printing of DGZ yet as we haven't piled up enough orders for the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of printing - less than 20 Vs target of 50. If you are intersted, pls give us your e-mail and once we got enough orders, I will send you e-mail and you can make the decision at that time.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again.

    回覆刪除
  4. Hi Wai Yan,

    That would be great. My email is hkplipa@gmail.com. Many thanks.

    Rachel

    回覆刪除

關於我自己

Toronto, Ontario, Canada
一顆期盼著生命來臨的心 - 新生命是天父所賜最好的禮物,怎樣迎接著他/她的來臨,應該抱著什麼的心情? 一個與主耶穌基督離世升天復活前同齡的信徒、一個深信藉著十字架的愛才可以化解人間的怨仇、一個飽歷滄桑但仍相信『四海之內皆兄弟』、不斷學習『愛人如己』的赤子、一個正期盼著BB出生的準父親...... (以上寫於2007年8月)(以下是寫於2009年12月27日) 從少在天主教背景長大、熟悉聖經、天主教教會的禮儀、規條、教義、可能是未曾遇上一個值得敬重的天主教徒的同學或老師,因緣際會下,中七時在一基督教宣道會的『彩虹佈道會』中、茅塞頓開、明白到『因信稱義』的道理,便毅然決志信主、從此跟隨耶穌基督、立志將信仰跟生活融合(fuse / integrate)起來、樂意跟渴望真理的人分享真道、讓更多人明白福音、體驗基督的愛。 亦曾在年輕時深入虎穴,在一間主流基督教視為異端的教會聚會、跟那些談吐斯文、熱心傳道的年青長老研究、交流、並參與他們教會的核數工作、對他們的行政、財政、佈道策略瞭如指掌。 最近開始探索伊斯蘭的教義,碰巧新來的外傭是虔誠的穆斯林,更加可以知己知彼。 此博客的寫作及資料分享的動力來源... 其一是跟別人分享自己認為是優良、叫人得造就、建立的資訊,而亦是自己資料搜集的平台,自己在分享過程中及在其他博客的回饋意見及交流中,不斷的更新及豐富自己的學識及內涵... 其二是給惟恩寶寶一步一步地灌輸我們認為正確的、以聖經為本的價值觀、道德觀、宇宙觀,讓寶寶在愛及真理中成長,以致她長大多一點、懂得獨立思考的時候,可以自己選擇一條正路,畢竟每個人都被賦與自由意志,跟隨耶穌基督與否是個人的選擇,萬一在寶寶成長的中途、我們作父母的突然猝死(在每晚睡著之前,誰有絕對的把握 -- 翌日早晨的時候,心仍然在跳動、還有明天的生命氣息?),寶寶也可以明白父母的心意... 其三是因為互聯網的『無遠弗屆』,希望在天家的母親、外婆、外公,也可以知道我們在地上的近況。 其四是讓寶寶在長大後,可以回望小時候的成長片段。 其五是在分享教養孩童的生活片段、成長點滴的時候,當中必定是喜樂多於憂愁的,雖然實踐、學習無條件的愛時,必定要付上代價,但希望在分享中,叫一些活在愁煩中的家長改變過來,以喜樂的心去造就一個愛的環境給他/她們的寶寶成長,在那個環境下,沒有寶寶是被忽略、被遺棄、被掌控... 卻是被愛惜、被接納、被啟蒙,在愛中建立自己。

標籤summary